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恩施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招商宏观谢亚轩:2018年下半年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2022/2/4 12:24:52发布67次查看
目录
(一)从企业绩效看2018年股债表现
(二)看好大众消费品的涨价空间
(三)从外资动向看中国资本市场
(四)2018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研判
(一)从企业绩效看2018年股债表现
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场整体下行但出现分化,医药生物、休闲旅游、食品饮料等板块的收益为正,但机械军工、通信、电力设备等板块跌幅较大;债券市场也出现了分化,国债收益率从接近4.0降至3.6左右;但信用市场违约节奏加快,民企债雷区特征明显,且下半年到期和回售压力仍然较大。
资本市场的基本面是企业绩效,企业绩效的基本面是宏观经济和政策变化。今年的资本市场运行特征,其实都可以从企业的盈利、杠杆等数据中找到解释和展望。
1、利润增速下降导致股市整体低迷
2018q1名义gdp增速为10.2%,比2017年全年的11.2%回落近1个百分点,这使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从2017年全年的21%回落至2018年1-4月的15%,a股非金融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速从2017年全年的31.9%下降到2018q1的23.6%。这是股市整体下行,面对外部冲击时显得尤为脆弱的基本面原因。
展望下半年,考虑到宏观政策微调、新动能维持快速增长、工业品价格持续回升、猪肉价格触底等因素,预计名义gdp增速的下行趋势将有所放缓,边际上对企业盈利的负面影响也将减小。
而更关键的是,当前在政府、居民、企业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中,企业正在获得政策上的“收入分配红利”,这使得企业盈利增长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抗周期的下行,不会严重失速。“收入分配红利”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
微观层面来看,2016年以来企业盈利一是受益于供给侧去产能带来的行业集中度提升和工业产成品价格回升;二是受益于房地产去库存和补短板基建投资在需求侧的拉动;三则是受益于一揽子降成本措施,包括降低税费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控制人工成本、降低用地用能物流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等。2018年以来,去产能、房地产去库存、补短板基建投资的力度都有所减弱,但降成本措施仍在持续推进且不断有新政策出台。综合作用之下,可以预期未来的企业利润率仍将趋于提升(图2)。
宏观层面来看,在收入法gdp中,企业的占比趋于上升,而政府和居民部门的占比都有所下降(图3)。而之所以将收入分配格局向企业倾斜,原因在于企业的扩张与成长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企业的收入是居民就业收入和政府税收收入的源泉;企业家是驱动技术进步与产品质量提升,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将“收入分配红利”量化出来,预计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3.2%,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增长18.6%。虽然比去年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中高速的增长,这从基本面上决定了a股的下行风险是可控的。
2、但持续盈利的行业仍有超额收益
在股票市场中,利润增速持续提升、并且能保持在市场平均水平之上的行业,最终会在股价上有所体现。2018年年初以来(截至2018年6月15日),上证综合指数下降了8.6%,但板块之间分化严重,既有板块实现10%的增幅,也有板块降幅超过20%。
从下表来看,仅有的获得正收益的3个板块——餐饮旅游、食品饮料、医药,其利润增速均持续提升,而且始终高于市场整体增速。
另有4个板块的利润增速也在持续提升,分别是建材、银行、通信、电力及公用事业。但银行板块的利润增速一直低于市场整体水平;电力及公用板块直至2018q1才转正。最后,建材板块不但利润增速较高而且具备上升趋势,但股价还未启动,建议关注。
从样本量更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也可以发现当前a股的板块分化特征:
(1)上游行业普遍告别暴利时代,利润增速回归常态;不过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包括水泥、玻璃等建材)的利润增长仍在持续提升,这与上市公司的数据一致,值得关注。
(2)中游行业出现分化: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利润仍然维持较高增速,但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的利润出现了负增长,结合上市公司数据(中信二级行业)看问题很可能出在计算机硬件领域,风险值得关注。
(3)下游只有白酒和医药制造业的利润增速具有可持续性——不过4月医药制造行业利润相比1-3月的22.5%有所下降,这一数据是5月27日公布的,随即医药股就出现了回调。
3、民企违约潮将催化信用债的α
未来三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之首,其中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去杠杆又是重中之重。以资产负债率衡量,去杠杆一方面要求企业利润稳定增长,进而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要求控制债务增长,从而实现资产负债率的逐步下降。但我们也观察到,在国有企业去杠杆的同时,盈利能力并不出色的私营企业却在快速加杠杆,这可能导致了其信用状况的恶化。
从下表来看:第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16年以来利润增速持续高于整体水平,但投资受到限制,因而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第二,私营企业利润增速持续低于整体水平,但投资却持续加速,使得其资产负债率显著提升。尤其是2018年前4个月,资产负债率比2017年全年水平提升了4.1个百分点。
所以,虽然民企信用债违约的主因是融资环境收紧,特别是资管新规出台之后银行非标资产快速回表,且表内信贷额度偏紧等因素,但民间投资加速、资产负债率上升等微观层面的变化也不可忽视。对于债券市场而言,虽然当前违约问题仍在发酵,但随着刚性兑付的打破和风险定价机制的建立,盈利稳定、杠杆率低、现金流好的企业信用债可能会具备阿尔法价值。
(二)看好大众消费品的涨价空间
我们在前文分析消费新动能的时候提到,当前消费升级的增长点主要集中于农村和低线城市居民,对应到消费品层面,则主要以大众消费品为主。从供需关系看,目前大众消费品需求较为稳定,但供给能力由于行业投资意愿偏低而难以有效扩张,因而食品医疗、医药以及服装价格仍有进一步涨价的空间。
1季度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和医药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6.1%、80.7%和79.6%,均比2017年全年水平上升0.5个百分点,而同期制造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回落了0.5百分点。这表明大众消费品行业需求旺盛,纺织业和医药制造业的供需关系趋于紧张,存在新增产能的需求。
然而,从制造业投资数据看,大众消费品行业投资形势较差。今年前5月食品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3.9%,医药制造业同比下降6.4%,纺织业投资增速仅为0.3%,均明显低于2017年的水平。这意味着这些行业的供需关系将持续紧张,行业涨价动力较强。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ppi累计同比从6.8%回落至3.7%,而食品制造业ppi则从1.1%小幅上涨至1.2%,医药制造业ppi从1.0%上涨至2.6%,目前看仅有行业投资仍为正增长的纺织业ppi保持回落趋势,从3.4%回落至1.8%,但也低于整体ppi的回落幅度。
展望下半年,由于当前紧信用的实际情况,尽管大众消费品表现较好,盈利增长较快,但受制于政策的影响,行业投资意愿不强,大众消费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提高,供需关系的紧张局面不会改变。这意味着受益于农村居民和低线城市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的大众消费品行业盈利增长的确定性较高,在当前波动率上升的a股市场中将获得更多的确定性溢价。
(三)从外资动向看中国资本市场
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始于2002年qfii制度的推出,近年来进入加速期。2017年以来,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加速推出,我国资本市场也迎来了外资的加速流入,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境外机构对于市场的边际影响愈发显现,而在可预见的未来,外资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参与程度将持续加深,对外资行为的研究将是国内投资者投研框架中需要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
股市方面,2018年1-5月份,境外机构累计通过陆股通流入1317亿元(最新数据截至6月22日,陆股通累计流入规模达到1620亿元)。
我们早在去年年末发布的《宏观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海外资本的投资风格已经开始影响a股市场,而海外资金的投资风格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集中持股、偏好行业龙头、偏好低估值。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外资的行业配置方向依旧具备较强借鉴意义。
根据陆股通近3个月的数据,外资配置的前十大个股分属食品饮料(贵州茅台117亿元、五粮液79亿元、伊利股份31亿元、洋河股份23亿元)、家电(美的集团71亿元)、金融(中国平安51亿元、招商银行17亿元)、建材(海螺水泥50亿元)、医药(恒瑞医药33亿元)、电子(大族激光23亿元),以上10只个股累计增持规模便达到495亿元。而从以上个股近3个月以来的累计涨跌幅来看,除中国平安之外均能相较指数获得明显超额收益。
除了行业配置方面所具备的参考价值之外,境外机构对a股的增减持行为与指数涨跌情况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这一规律在今年一季度表现得最为明显。
msci新兴市场指数已于今年6月1日正式将a股纳入,首次纳入因子为2.5%,预计初期纳入带来的资本流入规模约为470亿元,考虑未来完全纳入的情形,这一流入规模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左右,如果进一步将msci全球市场指数、亚洲市场指数考虑在内,a股市场有望迎来近300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外资将对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以及市场走势带来更明显的影响。
债券市场方面,境外机构2018年1-5月份共增持人民币债券规模达到2880亿元,其中包含国债2294亿元、同业存单412亿元。债券市场中境外占比水平已相较去年末提升0.33个百分点至2.04%,国债市场中境外占比水平更是相较去年末大幅提升1.77个百分点至6.74%创下历史新高。
作为市场中对外资持债行为研究最为深入的团队,我们在今年4月份便发布深度报告《外资是如何抄底债市的?》,明确指出外资深度参与了今年一季度我国债券市场的阶段性行情,在其它机构并未积极参与乃至大幅减持的情况下,境外机构大幅增持1056亿元人民币国债。
从国际经验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来看,国债市场境外占比与国债收益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是稳健的,如果这一规律在我国同样得以适用,随着我国债券市场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债市场中境外占比水平有望朝其它经济体更高的水平靠拢(日本11%、韩国15%、马来西亚27%等),这对于我国国债收益率水平将施加一定的下行约束,根据我们此前的实证回归结果,静态情形下国债市场境外占比每提升10个百分点,对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压低幅度约为63bp。
因此,重申此前的判断,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的核心驱动力正是来自我国债券市场开放政策效应的不断发酵,此外汇率、中美利差、避险情绪等因素将对增持节奏带来边际影响,未来五年我国债券市场的年均资本流入有望达到千亿美元规模,这无论对于平衡我国资本流动形势还是对于稳定人民币汇率而言,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2018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研判
2018年6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收盘价为6.4370,较年初的6.4967升值1.15%。从走势看,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年初至1月9日,短暂走弱。受美元指数跳升、暂停逆周期因子和年初个人购汇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即期汇率在1月9日创下年初以来的低点6.5207。第二阶段,从1月10日至春节前,持续走强。从1月10日开始,在央行明确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模型中暂停逆周期因子后,人民币随美元指数的回落一路上升,到春节前的2月7日升到年初以来的高点6.2596。第三阶段,从2月中旬至4月中旬,人民币汇率在(6.27,6.36)的区间高位震荡,没有明确的波动方向。第四阶段,4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率转入单边的弱势。这背后主要的原因是美元指数突破90的整数位后持续走强,两个月升幅超过5%。美元强,人民币弱,人民币汇率在此期间贬值2.2%。
整体看,在中间价报价中暂停逆周期因子后,2018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在篮子汇率走势和外汇市场供求两个因素的决定下呈现双向波动的态势。其中,汇率强弱转变更多由美元指数为代表的篮子货币的走势来决定;而根据wind有效汇率预估指数,人民币有效汇率年初以来升值超过2.5%,这显示在市场供求力量的推动下,人民币汇率上半年总体上比较强势。
附带表明一下观点,我们不认同2018年上半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主要是因为阿根廷比索等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幅度大的解释,一是,因为这些货币在人民币有效货币篮子中的比重不高;二是,这个因素不能解释为何2018年年初至今美元指数上升2.76%,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升值1.15%这一关键事实。因此,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表面上是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升幅较大,事实上主要还是因为市场供求因素推动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货币表现强劲。
展望2018年下半年,要准确研判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依次需回答三个核心问题:
1、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形成机制会不会有新的改革?
预判人民币汇率走势,需要有稳定的分析框架,否则就会像市场上多数普通的分析一样,人民币升,就找一些理由来解释为什么升值;人民币贬,又找到另外一些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贬;临到需要预测汇率走势时,则只能含糊其辞。真可谓,“坐议立...
恩施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