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个问题,养殖户需要详细的了解散养鸡的发病情况,以及自身养殖场存在的问题,合理解决,才能更好的控制感冒。今天我就详细总结下如何来合理防控散养鸡的感冒问题。
散养鸡感冒后,发病过程:很多新手,在感冒初期还不清楚鸡群是否感冒,等到发现鸡群状态不对,病情已经严重,给鸡病治疗增加了难度,因此养殖户需要了解鸡群感冒的各种初期症状。
1 受凉
降雨,昼夜温差大,散养鸡开始表现出受凉的症状。这个时候,养殖户早上起来,会发现鸡群活动的场地,白稀粪数量非常多,多数水样白稀粪中夹杂少量成型粪便。
中午去看的时候,白稀粪就会减少。晚上鸡休息了,养殖户在场地观察,就会发现基本都是成型粪便。
这种情况说明鸡群已经开始受凉了,晚上鸡舍温度已经不能够满足鸡的健康生长。
2 发病初期。
随着鸡群反复受凉,鸡群中体质弱的鸡,就开始发生感冒。晚上鸡舍关灯以后,去鸡舍听声音,就会听到部分鸡发出”咔咔”声音。
3 发病中后期。
随着鸡群感冒的加剧,白天养殖户就可以看到部分发病早的鸡,出现伸脖呼吸,感觉呼吸很困难。
养殖场中时不时会有一只鸡出现拉长音,怪叫的声音。晚上去鸡舍观察,会发现“咔咔”声音增加,偶尔会夹杂怪叫声。
病鸡解剖症状:当鸡发生伤亡或者怪叫,解剖发病的鸡,会表现出气管出血,气囊炎,腹膜炎,还有伴随支气管栓塞等一系列感冒以及继发感染的症状。
市场现状:现在通过外观以及,解剖来判断鸡群是否感冒很容易,这些症状都比较典型,但是养殖户头疼的最大问题是,投药并不理想。导致鸡群感冒控制不彻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 不重视管理:
散养鸡,很多养殖户的管理理念跟不上,这是导致鸡群感冒难控制的最大原因。
养殖户存在的最大误区:散养鸡抵抗力强,不会感冒。
小孩容易感冒,成年人抵抗力强,但是也会感冒,鸡也是一样的道理。鸡群中体质弱的群体,还是会感冒,会发病。养殖户加强管理是照顾鸡群中的20%的弱鸡。
就是这个误区,导致很多养殖户,在鸡开始放养以后,就不再仔细管理,导致鸡群中体质弱的鸡,发生感冒,整体成活率低。
2 饲养条件简陋:
很多养殖场地,都是很简陋的。很多鸡舍四处漏风,有的甚至都没有遮挡物,只有一个棚顶,可以简单避雨。这样的条件下,下雨降温,晚上冷风侵袭,鸡群就容易感冒。投药以后,环境无法改善,导致鸡又反复感冒,病情难控制。
解决方案:单纯谈管理,在散养鸡上不现实,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散养鸡抵抗力强,调整现有的管理,对预防和治疗散养鸡感冒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我就把散养鸡常见的五种情况的解决方案分享给大家:
1 保温。
四周塑料遮挡,白天打开,晚上放下来。减少晚上的冷风,直接吹鸡,导致鸡受凉感冒。
2 减少鸡舍空间。
很多散养鸡鸡舍很大,很空旷。可以用塑料之类,隔断鸡舍,减少晚上鸡休息的空间,这样鸡自身散热,可以达到很好的保温性。
3 晚上开灯,加喂。
很多散养鸡习惯在外边休息,可以晚上开灯,少量饲喂,吸引外边的鸡,回鸡舍休息,减少体质弱的鸡感冒。
4 栖息架。
垫料潮湿或者没有垫料的地面,鸡在冰凉的地面,腹部的热量被吸收,很容易导致鸡受凉。可以在鸡舍放置栖息架,减少鸡受凉的情况。
5 减少混养。
很多中小型散养户,场地设计不合理,大小混养,有的就是一个鸡舍中间隔一个铁丝网,饲养不同日龄的鸡,很容易出现小鸡先感冒,再传染大鸡的情况。因此不同日龄,一定要间隔开饲喂,减少交叉感染。
养殖户结合自己的鸡场,对应这五点,做好相应的改善。然后再配合用药,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
点击下方,加入圈子,交流学习更多养殖技巧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往期精选:
通过外观判断鸡病:散养鸡出现鸡冠苍白的5大原因
为什么雏鸡刚来就“呼吸困难”,难道又是受凉了?
新手创业养土鸡,这种养殖方式更适合